听书 - 尚书局的名义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6 +
自动播放×

御姐音

大叔音

萝莉音

型男音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全书进度
(共章)

www.qb5.ch

一  随着家丁征集完成,日常的琐事也找上门。

今天,就来了几个所谓官司的族人。

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可也费时间打发,于是,郑泷想找别人代为处理。

所谓信得过,莫过于娘舅。

郑泷叫来一个农夫,去找娘舅张贵处理。

张贵,本来是圆脸,可营养不良,就成了瘦脸。眉毛不浓也不淡,眼睛很柔和。体了郑泷母亲的性格,心善。

处理琐事,就算处理不好,两边因为张贵的心善,也能接受。

虽然舅舅家穷得打鬼,舅舅总要从牙齿缝隙里省下点米粮,让小雨儿吃饱。浑然不管小名妞妞的表妹张瑞也是一个小魔星,天天闹腾着想吃荤。

郑泷叫来舅舅,让舅舅帮忙处理小事纠纷。他一个月给他舅舅三两银子。

而且,郑泷心中也感激舅舅,于是,说了,除开月俸,他另酬谢张贵一百两黄金。反正,不会让至亲也过的憋屈。

张贵是个厚道的农民,那里敢平白拿外甥一百两黄金?打死不干。

于是,郑泷就给了他舅舅三两纹银,算是先支一个月薪水。

张贵走出议事堂,看了一眼夕阳。

好美的夕阳。

他手心紧紧攥着预支的第一个月的文职人员薪水,三两纹银。

前几天,张贵没米下锅了,如果姐姐在,找姐夫家借点米天经地义,可姐姐姐夫已经不在三年了。三年里,对外甥和外甥女家又少走动,每次到郑家,不给点米粮给外甥外甥女,张贵就觉得心慌,自然少了走动。

在重点改变后的张贵看来,郑尧杰是那种女人跟姐夫生的,比一般的庶子还不如,跟自己更没有半分关系,只有郑泷和郑秋雨才是姐姐的亲骨肉么。

现在,猛不丁的要去借外甥的钱,还真有些抹不下脸面。

找自家的二个亲妹妹和妹夫借钱,得,就她们家,比自己家还穷,连吃饭都经常靠赊欠,怎么可能拿出米粮来?

也怪自己,伺候庄稼不用心,一亩田,比邻居家少了二斗,这日子,就难过了。

好在,外甥虽然没有说,可也知道他舅舅家的难处,于是,安排了所谓的办事员一职。

办事员,文职,帮助外甥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象周阿牛家的母鸡飞到郑四狗家鸡窝下了一窝蛋,这蛋该归哪一家?这蛋,倒底是不是周阿牛的母鸡下的?又没有一个记号,谁也说不准,谁说了也不算。

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如果没有族老喝斥,弄得十几代的乡亲翻脸的都不新鲜。

因此,郑泷直接安排了所谓的办事员,来处理这些事情。

办事员不需要多么精明,只需要按章处理即可。所谓按章处理,在此时,也就是郑泷一言决之。

只要郑泷处理的事情多了,形成规矩了,以后,就照规矩办。

张贵手中银条铭刻着工匠的名字,还有不明所以的三十七点五克的文字,但一两,张贵是明白的。而且,论重量,绝对是一两。

一两的小银条,手心里就有三个。

这,就是希望!

三两银子,平素收成最最好的年份,能见者点银屑子,庄户人家,都是用铜钱的。

自洪武通宝之后,又铸了永乐、宣德、弘治、嘉靖、隆庆、万历、仄昌、天启、崇祯通宝。

最近几年市面上常见的是崇祯通宝。

崇祯通宝为崇祯元年铸造,为有明一代版别最杂,品种最多的货币。铜色杂陈,常见黄、红、白。一般灌I县此刻的是小平径2.5厘米,折二径2.8厘米,折五径3.4厘米,折十径4.4厘米,重二十八克。

虽然不明白克是多少,也的确不知道崇祯通宝铜钱重二十八克,可一两银子比崇祯通宝重三成五是知道的。

这个小银条,无论如何是比崇祯通宝要重不少的,也就是,绝对是十足的一两纹银。

最亲不过娘舅,那么反过来,最亲也不过外甥。

张贵心里这个暖流啊,流了千遍万遍。

有了这三两银子,明天,大清早就去灌口县城,扯四尺布,买二斤肉,再买一石米,一家三口,就能美滋滋的过到下个月关饷了。

这日子,怎么眨眼间,就美了呢?

对了,自己还没有儿子,看来,家庭功课也得多做做了,总不能,让张家绝了后。张家不能倒!

郑泷的两个阿姨,也带着表弟表妹来找郑泷,让安排点活计。

郑泷说考虑一下,现在,小表妹妞妞可以跟自家妹妹玩,她们年纪太小,没必要这个时候就入童学,可两个小表弟已经七,八岁,现在该入蒙学了。

嗯,启蒙教育,扫盲教育,什么时候都不晚,什么时候都不能缺少。

郑泷决定派人到县城一趟,看县教谕方老爷有没有人推荐。

说道有明一朝,灌县出了五个进士,二个都姓周。

周崇义是正德三年戊辰(公元1508年)科进士,灌县千户所军籍。

也是原本那五千多亩地的大半土地的大地主。

只是,在郑泷的到来后,魔该时空印记后,变成了一个清流。五千多亩地,变成了郑泷的家产了。

最近的一个,也是周家人,周恭先,是万历丙戌(公元1586年)科进士,是分居到筏村二甲的周家分支名流。

二个周公兴名教,办教育,很是惠及了一批人。

不过,再是纯善,明朝的进士,你都知道的。投献到他们门下的土地,就是三千多亩,加上历代不肖强取豪夺,把郑家村和附近五千六百亩良田都握在他们手中。

郑家村周家是他们的旁支亲戚,周家承租二周的土地,转租给郑家张家,周家是二地主。因此,说起来二周也是郑家的远远亲,可现在,二周被直接魔改了记忆和地契,郑家村周家这二地主被郑泷魔改成了普通农户。

灌I县周家才该哭啊。只是,他们记忆已经变了,认为二周都是清流名士,穷得打鬼,还靠灌I县周家举族人帮衬才风光大葬。也就不知道他们才是二地主,二周是地主了。

现在,虽然周家族老住着砖房,吃穿用度都明显比郑家张家好上一大截,可在郑家村周家人看来,这都是因为他们做粮食生意所致。至少,周家原来的粮店,油店还在县城里开着。

当然,周家子弟中富裕的,对于到郑泷麾下做家丁,还真不是太眼热。

不过,皇帝都有三门穷亲戚,周家的庶子们,也喜欢跑到郑泷麾下做家丁。

对于郑张周三姓,只要身体没有残疾,不特别瘦弱不堪,郑泷都是优先录用的。毕竟,一个是父亲家,一个是母亲家,一个是祖母家,都不是外人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章节有误,我要:报错
play
next
close
X
关闭
手机客户端
APP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