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书 -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
00:00 / 00:00

+

-

语速: 慢速 默认 快速
- 6 +
自动播放×

御姐音

大叔音

萝莉音

型男音
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全书进度
(共章)

www.qb5.ch

忍者,很神秘,似乎也很诡异。这或许是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。的确,当代社会,人们已经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感受到“忍者”的存在了。按照古老的传统,忍者不能对外通婚,而内部又保持神秘色彩,其真实面具始终难以窥探,人们也只能通过那一幕幕精彩的电影画面来想象他们的生活。此刻,人们最想问的可能是——忍者现在到底还存在吗?

作为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度,日本忍者也是自中土东渡而来。它最早的原型是中国古时的刺客。这些刺客都归属于一定的组织,受雇执行杀人任务。为了圆满完成任务,刺客往往需要掌握各类技巧,包括使用暗器、攀爬窃听、化装易容等等。刺客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,因政治或其他原因替主家或某国国君除去心头之患,在这一过程中也兼刺探情报,专诸、聂政、荆轲等在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中提及的这类人物便是典型代表。

至秦朝,刺客逐渐发展成游侠群体,除暴安良。汉武帝时,游侠衰落,但刺客行业依旧存在。到南北朝乱世中,因朝廷斗争和对外战争的需要,刺客制造混乱以及收集情报的功能被强化,与此同时,刺客作为一种职业也得到完善。至唐朝,刺客由遣唐使引入日本。

俗话说,入他乡,随其俗,传入日本的“刺客”改名为“忍”,因其执行任务需意志坚强且甘于寂寞、心性隐忍而得名。但这也只就通常称呼而言,在不同的地方其名称也有不同。到了公元710年,“忍”被称作“斥候”,战国时代,叫法虽多,但以武田信玄命名的“乱波”最广为流传。“忍者”作为正式名称固定下来是在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以后。江户时代,战乱平息,国家归于一统,以刺探军事情报以及对敌方首脑展开暗杀的忍者趋于没落。

要说忍者的黄金岁月,还当数战国时代。忍者的等级制度、训练内容、基本规范都确定于这一时期。日本战国时代与中国的战国时代一样,到处充满了阴谋与杀戮、残酷与背叛。为了相互倾轧、争权夺利,各大名们往往互派忍者进行监视与渗透。忍者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在这个时代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。

在等级制度上,从战国时代开始,忍者因其能力与实际作用的不同,被分为上忍、中忍、下忍。上忍专门负责对所执行任务的整体规划,中忍则对实施步骤进行统筹与指挥,而下忍就是具体执行者。上忍、中忍、下忍之间等级分明,稍有不顺,便会招来杀身之祸,这也间接强化了忍者“忍”的特性。

各类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忍者的特异武功,其实是对其能力的夸大,虽然忍者能自如地使用各类暗器,能去常人所不能去的所在,有的还能在水中屏息几分钟,但这些异于常人的本事都是靠平日的艰苦训练得来的,这些特异武功被统称为“忍术”。忍术的训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:肢体平衡、形体灵敏、体能、攻击技巧。

肢体平衡是从走竹竿开始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从竹竿转至滚木上,要求不滑倒,还要上下行动自如,翻腾跳扎,如履平地。具备这样的平衡能力后,才能在屋顶、墙头及树木上行走如飞。要训练出灵敏的形体,需从小练起。最常使用的训练方法就是在各类障碍物之间快速跑动,身法稍有不灵或反应略有不敏,就会被障碍物伤到。体能的训练主要以长跑的形式进行,据说,达到上忍等级的忍者,每日可跑150多里。忍者的进攻技巧除了纯粹正面进攻所需的剑术、箭术、马术、柔术及投镖之外,隐遁之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隐遁之术也就是逃脱之术,在行动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下,忍者便依靠各种独门秘术一纵即逝。

在行动中,除了刀剑外,忍者最常使用的武器是各类飞镖以及其他特制器物,如手里剑、撒菱、手甲钩、水蜘蛛、忍刀等。

手里剑即铁蒺藜,是一种投掷武器,九米之内可以使人立刻毙命。其种类多样,有八角形、六角形、十字形等。忍者在使用手里剑时,事先会涂上毒汁,从而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。撒菱,是忍者使用隐遁之术时撒在身后的一种菱形武器,使敌人难以近身,为自己顺利脱身赢得时间。手甲钩是忍者近距离搏斗时除了刀剑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武器,其外形多变,可轻易致人于死地。水蜘蛛是一种水面行走工具,能让忍者在水面上快速通过,从而减少暴露行踪的几率。忍刀比武士刀短得多,质量也较差,它的用处不在实战,而在于其多用途的功能。将忍刀往地上一插,刀的护圈便可当作垫脚之物;把刀的护圈往高处一挂,双手可安全地握住刀身攀缘上升。刀鞘可以在水中当作呼吸和窃听工具。

对于忍者来说,除了掌握高超的忍术外,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也是其性情修养的重要一面。所谓的严格要求也包括饮食方面的控制。由于忍者行动中必须经常性地待在狭窄的空间里,因此,忍者必须保持瘦小的体格,发胖对于忍者而言,是与被杀同样可怕的事情。所以,忍者在饮食方面极为慎重,有其特殊的食谱,被称为“忍者食”。“忍者食”以稻米为主,配以清淡的蔬菜,而能快速增加体重、增强体味的食物则一律排除在外。

忍者还有“携带食”一说,“携带食”就是行动中为能随时补充能量而携带的食物,因为忍者一旦在某处执行任务,就不能随意离开特定位置,以免暴露位置,这就需要随时能充饥的食物。这些“携带食”主要有饭团、芋头等。

战国时代,忍者发展迅猛,流派繁多,其中以伊贺与甲贺两派最为强盛。伊贺与甲贺虽都地处群山地带,但是立场各异,互相敌视。伊贺忍者起先并未依从任何一个战国大名,但因其势力发展过快,遭到了当时欲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的忌惮。1581年9月,织田信长发重兵对伊贺展开了大规模清剿,伊贺派创始人百地三太夫战死沙场,伊贺派势力遭到重创,后依附于德川家康,在其图霸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,成为德川氏的御用忍者。

相对于伊贺派最初的“自由之身”,甲贺派则非常自觉地寻找着自己的靠山,先是六角氏,后为细川氏,再后依从于织田信长。依托其势力,甲贺派得以迅猛发展,本能寺之变后,甲贺派发生分裂,迅速衰落,至江户时代中期,几乎销声匿迹。

伊贺与甲贺虽然门派不同,各有从属,但是这两大忍者流派为忍者基本规范的奠定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1676年,忍者藤林保武参照《六韬》和《孙子兵法》的内容,结合伊贺与甲贺的思想精髓,写成了忍者书《万川集海》。

《万川集海》共有十卷,分别从忍者的历史、忍者的人格修养、忍者的组织形态、忍者的智慧、忍者的计谋、忍者的武器等诸多方面对其理论基础与技术能力加以系统阐释,可以说是了解忍者世界的百科全书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章节有误,我要:报错
play
next
close
X
关闭
手机客户端
APP下载